国庆游贺州

2024-10-09 08:21:21  阅读 231 次 评论 0 条
前几年去过贺州的黄姚古镇、玉石林、姑婆山,去年还走了飞天线。驴友口中相传的飞天姑线路是飞仙源、天堂顶、姑婆山三座山峰的简称,飞天线,这是一条穿过飞仙源及天堂顶主峰的山脊线,是飞仙源风景最美的穿越线。

图片

图片

不小心就翻出来去年拍的几张照片,爬山是很累的,还是找一些休闲的景点慢慢逛好了。所以这次贺州行,只规划了几个休闲景点,临贺故城、客家围屋、川岩洞、可达梯田、可达蓝湖等。

图片

临贺故城,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的贺江两岸,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到1952年贺县县城从贺街镇搬迁至八步镇,这里历经了2100余年,一直是桂东地区的县、郡、州的行政治所。

图片

虽是国庆假期,来临贺故城游玩的人不多,这里本地人居多,榕树下休息打牌闲聊。

图片

一大叔,背着长剑,估计是刚锻炼完毕,回家途中偶遇我们,见我们到处拍照,肯定就是游客,主动跟我们搭话,给我们指路。

图片

临贺故城的核心景点有文庙、千年榕树、古城墙、魁星楼、各个姓氏宗祠等。刚开始看了导游图,也不是太明白,沿着街道纯属瞎逛。写这篇游记时候,网上搜到一张示意图,简单明了,一看就懂,所以放上来供大家参考。

图片

这是贺街大桥,临贺故城位于贺江流域中段,贺江的两条重要支流,临江河和大宁河在这里交汇。

图片

码头正对面的红墙绿顶建筑是魁星楼,临贺故城有两座魁星楼,河东河西各一座,河西古城墙那座人们更喜欢称之为文笔塔。两座楼建于清代,河东魁星楼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,现在看到的是1998年重建的魁星楼,河西文笔塔则完整保存至今。

图片

这是站在河西码头,远远拍了一张魁星楼。后来开车绕到河东老街,但道路比较窄,不方便停车,所以只是从魁星楼旁边经过,没有登楼拍照。

图片

图片

沿着河边走,观音楼和临贺收藏馆,就在临河西岸边,现在是民宿,也是饭店,还是展馆,刚到门口,老板说临时有事,关门外出了,没得参观。

图片

因为搞不清楚各小景点具体位置,就是一顿乱逛,从河边绕到了文庙。临贺故城文庙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,历史上曾为贺县第一大建筑,建国初期被毁,后在遗址旁边重建。

图片

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,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古代凡文武官员,包括教官,新上任的时候都要拜谒文庙。学校开学,全体师生也要敬拜至圣先师。

图片

全国的文庙建筑风格都基本一致,状元门,棂星门,泮池,状元桥,大成门,大成殿和崇圣祠等。

图片

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念,感受儒家文化中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 的价值观,还有科举制度讲解,秀水状元村介绍等。秀水状元村是在我们这次行程计划中的,在这里先初步做个了解。

图片

古树参天,红墙青瓦,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,在这里需放慢脚步,静下心来,品味儒家文化的内涵。今年旅游,参观过这么多文庙,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,也对读书时学过的很多典故有了更深理解和感悟。

图片

参观完文庙,远远就就看到魁星楼。河西古城墙中心部位的魁星楼又称文笔塔,建于清乾隆五年(1740年),为五层六角形阁式砖塔,塔高约27米,塔身外批朱红色灰沙,六角攒尖顶,塔尖饰灰塑葫芦,整个外形像一支高耸的毛笔向上直插,蕴含写尽天下文章之意。

图片

文笔塔,抗战初期它是美军飞虎队对日作战的航标塔,建国初期它又是广州军区的航空测绘标准点。

图片

常年受风雨的侵蚀,白色的灰褪去,露出砖红色的墙体,尖尖的的青色琉璃瓦顶,格外引人注目。

图片

拥抱文笔塔,此动作由老陈设计指导。

图片

古城墙脚下,还有一片稻田,在这里拍照,效果更佳。

图片

河西街有一口桂花古井,因井旁曾有一棵桂花树而得名。据保存于井旁的碑刻记载:该井于明天启(1621年)年间、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和嘉庆十六年(1811年)曾进行重修。

图片

现存古井的井口为圆形,直径约1米,深约9米,井壁以青砖砌筑,护井栏则用整块青石穿凿而成。由于年深日久,井栏四周已被人们汲水时所用的绳索磨出道道沟痕,深10-16厘米。可以想象,这口古井用了多少年么?

图片

老陈问了当地人,说是要绕到河东岸,然后再拍文笔塔,效果很好。我们开车到了河东岸,却没看到文笔塔,难道是我们开车太快,走过了?

图片

护城河城墙是可以上的,挺宽的,早上到这里跑步散步还挺好的。

图片

今天没太阳了,天空有点阴沉,下午我们赶往江氏客家围屋。

图片

贺州客家围屋位于贺州莲塘镇仁冲村,清光绪十一年(1881年)起,由云南省检道台江海清历时8年建成。占地面积三十多亩,分南、北两座,相距三百米,呈崎角之势。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,四周有三米高墙与外界相隔,屋宇、厅堂、房井布局合理,形成一体,厅与廊通,廊与房接,迂回折转,错落有致,上下相通,屋檐、回廊、屏风梁、柱雕龙画凤,富丽堂皇,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,素有江南“紫禁城”之美称。

图片

这个景点是收费的,但没看到工作人员,进入围屋,也就是这个大院子,突然旁边的喇叭就响了,让我们去买票。

图片

左看右看,没看到工作人员,围屋里面还有几户人家,也有几个游客参观,正好有个当地人带了几个游客进来,我们没买票跟着又重新走进来了。

图片

围龙屋是最典型、最具特质的客家民居建筑,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。客家围龙屋具有坚固性、安全性、封闭性、以及合族聚居性等特征。但贺州客家围屋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圆形围屋,这里是方形的。

图片

江氏祖屋,门窗雕龙画凤,富丽堂皇。

图片

直棂窗,结构巧妙,简单实用,用手左右拨动,就可以打开和关闭,类似于百叶窗。

图片

八角井,相传此井是清朝乾隆帝钦点,当时平民用井是圆形,地方官员是方形,六角以上是朝廷大官,乾隆帝钦点的八角井全国只有两口,此处便是其中之一。壮胆盆是将刚出生三天的小男孩放入装有温水的石盆中洗礼,希望孩子长大后坚强、勇敢,懂得谦卑礼让。

图片

围屋里面比较旧,有的已经荒废了,有的院子还有老人家住着。

图片

从后门走到围屋的后面了,发现小路都是四通八达的,从附近都是可以进入围屋的。

图片

简单做个了解,参观围屋也就半个多小时吧。附近有个餐馆,但感觉不合适在这里吃饭,所以开车去了贺州市区,找地方吃饭住宿了。

图片

在贺州市区住了一晚,早上又去了永丰湖公园。背靠万座大山的永丰湖,一座高塔矗立在湖中央,远山淡影,亭台楼阁,风景不错。我们想拍高塔的夜景,晚上去了一趟公园,竟然没亮灯,所以早上又去了一趟。

图片

吃过早餐后,我们出发去川岩。川岩洞是一自然景观,小众的景点。

图片

川岩,我认为这个地名刻意写错了,应该是穿岩,因为川岩村就坐落于崇山峻岭之中,山水秀丽、景色优美,富有“世外桃源”之美称,而村庄进出大山的唯一交通要道,恰好从这个巨大天然的岩洞中穿过。

图片

川岩是一个大型天然石灰岩溶洞,洞内宽敞明亮,空气清新,有小溪、钟乳石、石笋等自然景观。

图片

公路从洞内穿过,洞内非常宽阔,可停车,一条小溪紧贴公路穿洞而过,水声潺潺。

图片

步入川岩洞,才发现不是一个洞口哦,而是三个。

图片

洞很大,很空旷,穿堂风很大,抬首仰望,洞顶那下垂的钟乳石,恰似蛇吐着信子,散发着神秘而令人胆寒的气息。

图片

川岩洞里还有一个天然熔洞,洞口有个一柱擎天,这里有插香,显然有人拜过。

图片

进洞探险,听到哗哗的流水声,有溪流流入洞内深处,这里可能有条地下河。

图片

没带手电筒,只借助洞口透过来的一点光亮,就看到很多钟乳石,时不时洞顶还有水滴下来,钟乳石还在生长。再往里走就太黑了,脚下很滑很危险,我和老陈只走进去一小段,就原路返回了。

图片

穿过川岩洞,继续往前开,往可达梯田方向开。山路十八弯,路口有标识,指示很清楚。看到了风车阵,就到了可达梯田了。

图片

继续开车到高处,可以往下俯视整个梯田。

图片

可达梯田原是一座废弃矿山,通过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,蜕变成了千亩良田。

图片

国庆已是秋收季,虽然水稻已收割,梯田还是金黄色,呈现出一幅金色画卷,梯田、远山、湖泊与风车相互映衬,独特的美景,很出片很好看。

图片

图片

可达梯田脚下有个蓝色的湖泊,那就是可达湖。

图片

风车、梯田、山峰、可达蓝湖,加上蓝天,太好看了,不虚此行。

图片

有水泥路一直通到湖边,可以开车到湖边,这里还可以野餐、露营。

图片

可达蓝湖的湖水清澈见底,蓝得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,镶嵌在碧绿的山林之中。

图片

可达湖,这是一个蓝绿色水体的矿湖,在蓝天白云、可达梯田、大风车阵、山野、树林和芦苇等背景的衬托下,拍照非常上镜,随手一拍都非常美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可达蓝湖,蓝色的可可托海,真的好美哦。

图片

图片

这次游玩路线:川岩洞,可达梯田,可达蓝湖,风景美爆了。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uanwj.com/?id=10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yuanwj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