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奇石文化博物馆是一卡通里面的景点,预约前往,门口路边有停车场。我到的时候恰有几辆大巴车,一群小学生来参观,我进门也没人问,进进出出也有工作人员,但没人问起。恐龙蛋,恐龙模型,除了这些就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了。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,也是饭馆,重点是饭馆,这些石头也不是很多,所谓奇石,也就是摆放在餐厅的走廊和吃饭的房间里,灯光照射和反光的原因,拍不了效果,也就简单看看,转一圈就离开了。类似这样的景点,单独参观可能收门票,可能也不收,以吃饭消费或宣传为目的,放在旅游一卡通里面主要是为了增加曝光量,否则平时根本无人问津。顺路且有时间,可以游览一下,不顺路,就没必要了,要门票,那就更没必要了。到了衡阳市区,先游玩回雁峰景区,就是雁峰公园,免费。回雁峰其名,源于“北雁南飞,至此歇翅停回”之说,相传北雁南飞,至此不再往南。回雁峰为八百里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,海拔96.8米,又称南岳第一峰。回雁阁,底部七十二根支柱,寓意“南岳七十二峰”,2006年建成,造型庄重古朴、典雅大方,衡阳市标志性建筑,可以登高远眺。
这里还是船山故地,展览馆没开门,所以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。王夫之(1619-1692),字而农,号姜斋,别号一壶道人,出生于回雁峰下王衙坪,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家、哲学家,与顾炎武、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。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,自称船山老叟,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。
雁峰公园,绿荫环绕,亭台楼阁错落,适合休闲散步,游玩一个多小时。东洲岛,位于衡阳城区的湘江中,中分湘江而偏东,故名东洲。全长约 2.1 公里,宽约 200 余米。
东洲岛也算是市民公园,免费,车停在湘江岸边的停车场,需走过长长的廊桥上岛。上岛后,左转或右转,可以绕岛走一圈。东洲岛四面环水,绿荫浓蔽,环境幽静,岛上有书院,寺庙,古树,还有游乐场。船山书院,搞成了什么数字影院,要门票,未进去。船山书院最初建于王船山出生地衡阳城南王衙坪,与石鼓书院、文定书院并称为衡阳三大文脉。罗汉寺,衡阳禅宗四大古刹之一,现在看到的都是新建的了,很气派,还有个三面观音像。再走就到东洲岛最北端了,然后往回走,绕东洲岛一周。夫之楼是缅怀纪念船山先生的重要场所,也是东洲岛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及观景平台。
东洲岛东南角这一片草坪,绿油油的,在这里散步不错。傍晚,有人在湘江游泳、划船,水流比较急,有点危险。沿着岸边亲水栈道往回走,桑葚树很多,桑葚成熟了,随手可摘。几棵杨梅树,成熟了,只是有点酸。在东洲岛游玩了2个多小时,衡阳市区停车比较贵,回雁峰停车10元,东洲岛停车15元。石鼓书院就在石鼓公园里面的石鼓山上,免费参观,在入口刷身份证或支付宝扫码即可。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(810年),盛于宋,与应天书院、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齐名,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。禹王碑,碑文9行,共77字,这些蝌蚪文,据传是大禹治水所留,好像一直没研究清楚。碑刻是复制品,正品在岣嵝峰。传说禹奉舜帝命,继承父鲧之业治水,经13年的努力,用疏导的方法制服洪水,划定九州,立下大功。在治水过程中,登南岳衡山,叩拜嫘祖,得金简玉牒,禹按其文治水,于是刻石以铭志,表示治水的决心。石鼓是石鼓书院的标志,1965年建公园时凿制。石鼓书院,2006年重修。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大观寓意登楼揽胜,心载天下之意。楼上藏书,楼下讲学,楼前立有儒家先师孔子塑像。
石鼓书院还有武侯祠,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驻军衡阳县,督办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军赋,当时就住在石鼓山上。为纪念诸葛亮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精神和对其高风亮节表达敬重与追怀,石鼓书院内建“武侯庙”,后改称“武侯祠”。合江亭始建于唐贞元三年(787年),为两层楼阁式建筑,位于石鼓山顶。网上看到有人对石鼓书院评价,石鼓书院三绝:书翻不动,鼓敲不响,字不认识。这是因为对书院理解的太肤浅,书院就是古代的高等学府,石鼓书院相当于现在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大学。公元978年,宋太宗赵光义赐“石鼓书院”匾额,石鼓书院从此名扬天下。朱熹、张栻、范成大、辛弃疾、文天祥、徐霞客等先后到此游览或讲学,王夫之、曾国藩、彭玉麟、杨度等,曾在这里读过书,这些响当当的名字,足以证明石鼓书院的历史地位。石鼓山顶,视野绝佳,俯瞰蒸水、耒水、湘江,三江汇流。青铜王者板块主要介绍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具,重要文物,如牛型铜觥,制作精美。衡岳仰止主要介绍衡阳的历史名人,当然了,主要是王夫之,就是船山先生。在衡阳市区,游玩雁峰公园,东洲岛,参观石鼓书院,衡阳博物馆。